會議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誰能把握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等新經濟發(fā)展機遇,誰就把準了時代脈搏?!碑斍?,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腦機接口、人形機器人等顛覆性人工智能技術的突飛猛進,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乃至社會治理模式都將隨之迎來新的變革。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如何認識人工智能產業(yè)發(fā)展帶來的各種法律問題,也越來越具有現(xiàn)實意義。
近日,北京互聯(lián)網法院就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著作權保護作出判決,引起行業(yè)熱烈討論。人工智能生成物是否構成作品進而受著作權保護?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只要形式上是“獨創(chuàng)”的,就構成作品嗎?用戶向人工智能輸入提示詞和參數(shù)生成了圖片,就創(chuàng)作了作品嗎?基于此,知產財經特邀請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第九屆“全國杰出青年法學家”王遷老師,就人工智能“文生圖”在著作權法中的定位問題進行講解,以期更好地梳理行業(yè)關注的焦點問題。
會議日程
分享嘉賓:王遷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導
分享主題:再談人工智能“文生圖”在著作權法中的定位
分享要點:
1、著作權法中“創(chuàng)作工具”的認定;
2、用戶向人工智能輸入提示詞、圖片與創(chuàng)作行為的認定;
3、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定性與國際保護。
主講人介紹
王遷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導
主持兩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等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出版專著五部,研究成果獲教育部高校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等多項省部級獎項。獨著《知識產權法教程》(1-7版)。主講的知識產權法被評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為締結國際條約而召開的兩次外交會議上任起草委員會成員和中國代表團成員。